桃園區成功國小

校園之美

成功國小有67年的校史,學校孕育出許多優秀的校友,校園不只是學習的場域,更是一個具有溫度的空間,孩子在小學六年的生涯中,會慢慢地熟悉而喜歡上校園的花木草叢、操場跑道、教室藝廊等,不知不覺陶冶學童從建築設計到環境佈置,處處體現對美的感知與品味。

桃園區成功國小,電子校刊,校園之美 桃園區成功國小,電子校刊,校園之美

教務主任許財得-校園生態 典藏成功

學校的校園植物種類多達160餘種,隨著季節變化,校園植物變裝不同的樣貌,以台灣特有種-台灣欒樹為例,一年四季變裝不斷,春天新綠滿樹,象徵一年新的開始。盛夏葉色轉為濃綠,秋季黃色小花燦爛輝煌佈滿樹冠,短短二週,隨即結成嫩紅苞片的蒴果。入冬嫩紅的蒴果轉為暗紅色,膨脹成氣囊狀,像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,因而又有「燈籠樹」之稱。進入隆冬,蒴果乾枯轉為褐色,樹葉也轉黃而離枝。一年四季台灣欒樹像舞台上的模特兒忙著換裝,展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,「四色樹」的封號便不脛而走。此外,冬去春來,校園櫻花綻開,落英繽紛,美不勝收;志學樓前正月梅花香、三月桃花紅李花白;六月,又見鳳凰花開,紅花滿樹頭,也是高唱驪歌時;秋來楓紅、冬來葉落。


校園中諸多原生種植物,舉凡月橘(七里香)、構樹、光臘樹、楓香、青楓、樟樹、雀榕、桑樹、大葉欖仁、茄苳、水柳、南洋杉、山蘇、榕樹、山櫻花、黃鵪菜、薜荔、朴樹、姑婆芋、刺桐等等。原生植物在一個生態系的食物鏈中,是一個重要的環結,若外來種植物太多,將導致本土植物大量減少或死亡,使得本土的動物缺乏食物而死亡甚至滅絕,則生態系將失去平衡。以學校外來種「大花咸豐草」為例,於春夏開花,最大特徵是能以枝條頂端長滿逆刺的「宿存萼」,沾附於動物或人身上來達到傳播種子的目的,其旺盛生命力、繁殖力,及惡劣環境的適應力,對生態產生重大的影響,許多植物的繁殖範圍紛紛遭到取代或壓迫。


每當晨曦微露,漫步在成功校園中,此起彼落的清脆鳥鳴聲,劃破清晨的寧靜,校園中的小精靈:綠繡眼、白頭翁、喜鵲、樹鵲、紅嘴黑鵯、八哥、麻雀、斑鳩、鴿子、黑冠麻鷺等,穿梭林間,偶而也有稀客蒞臨,如五色鳥、黑領惊鳥等,讓校園時時有驚喜。


校園裡生物多樣,只要停下腳步,佇足四望,欣賞一下身邊的事物,細心觀察,專注傾聽,看藍天白雲幻化無常,樹梢的鳥雀啁啾跳躍,時而瞅見草叢裡,有朵小花對我們微笑,大自然如同一本書,讓我們敞開心胸,一起來閱讀。多采多姿的校園植物,無論是春、夏、秋、冬、嫩綠、濃蔭、繁花、盛果都足以讓我們喜悅與感動。